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连足球运动员资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连足球运动员资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明,1971年1月26日出生于山东济南。 前大连实德俱乐部队员,先后代表大连万达和大连实德俱乐部夺得7个甲级联赛与1个超级联赛冠军,曾代表国家队出场75场,进8球。 2005年10月31日,李明退役日期确定,11月20日进行的足协杯决赛将是李明职业生涯最后一场比赛 。后曾担任大连阿尔滨足球俱乐部总经理一职,现代理主帅担任新一届U-19男足国家队主教练。
现任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商会)兼职副会长。
2017年11月,李明获得了金足奖组委会颁发的传奇奖 。
大连万达队鼎盛时期的优秀球员太多了,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1994年首届中国职业联赛夺冠时的中后卫赵琳。
在大连万达队中,赵琳可能是最不显山露水的一个。轮资格,当时在球队有柳忠长这样的老队员压阵,赵琳和徐晖只能属于中生代球员;论天赋,赵琳的身体素质并不算特别突出,身高只有1米80多一点,而在中卫这个位置上徐弘和张恩华身高都是1米83,像多面手石磊还到中卫位置上打过几场。
但是在1994年,赵琳作为主力中后卫,和徐弘、朱晓东、柳忠长等人构筑起了大连万达的后防线。以至于当时在日本踢球的王军回到大连后,听说张恩华还不是主力,颇有点意外:“黑子,你怎么还没打出来?”
赵琳的优点是训练态度认真,训练动作一招一式,绝对不会缩水。这种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让他的运动生涯保持了很长时间。从1985年加入大连一线队,到2002年以36岁的高龄退役,他在职业球队踢了17年。当年,有球迷亲眼看到赵琳在烧烤摊和朋友吃烧烤,那个时候球员没有像现在这么注重饮食,可是赵琳全程喝着汽水,没沾一滴酒。当年联赛开始前的12分钟跑测试,赵琳会在球队的前面领跑,因为他的体能非常好,然后全队喊着口号集体冲过合格线。
在1994年甲A联赛第四轮,大连万达客战八一队,凭借赵琳的一记头球,大连万达击败了八一队。一直以来,八一队都是大连队的苦主,在1992赛季最后一轮甚至在大连主场成功阻止了大连队的封顶。赵琳的这粒头球,可以说让大连球员战胜了心魔。
在赵琳离开大连队之后,他先后效力于成都五牛、厦门远华和大连赛德隆,分别帮助这三支球队升级成功。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在乙级队成都五牛,赵琳身为从顶级联赛冠军队走出来的球员,显得鹤立鸡群,队友教练对他极为信服,球队的点球、任意球几乎都让他来主罚,而最终成都五牛也以乙级联赛的亚军身份,成功冲入甲B联赛。
在当年大连市人民体育场的球迷角,赵琳的口碑是非常高的,只要一提起赵琳,球迷们都会伸出大拇指:好人啊。
我最喜欢的大连万达鼎盛时期的球员:李明,那个时期大连万达给了我们太多的欢乐!大连万达的球必看,大连万达必胜,这是这个球队给我们的信念,也是大连这座城市的荣誉!我相信大连足球还会再次崛起的
如果说能够完整代表大连职业化联赛的球员,只有一个——李明。徐弘是早先旗帜,但是退役的早;孙继海成就最高,最高光时期在英国,回国后也没有为回到大连;黑子和季名义都得过联赛最佳球员,巅峰期过后都效力其他球队;王鹏、张耀坤、胡兆军影响力不够。只有李明,一直坚守在大连这块足球阵地,这个历程是唯一的,和同时期队员相比,李明的巅峰状态保持的最完整、最持久,能够从1992-2004年,参加了4届亚洲杯,当时也算国家队员独一份了!
作为一名大连人,作为一名业余时间喜欢踢球的大连人,一个不到1000万人口的城市能出如此多的足球运动员,我觉得:很正常!
大连籍的足球运动员乃至教练员实在太多,不胜枚举,从老一辈的马少华,李富胜,到现役的王大雷,秦升,于汉超等等。根本就举不过来。
为何大连能出现如此众多的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那是和大连的足球环境以及城市的底蕴是分不开的,在我看来,其实足球就是大连人生活的一部分。
镜头一:
我是土生土长的大连人,小学四年级开始接触足球,不过,遗憾的是至今都是一个“踢野球”的,从没有受过任何专业指点,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喜欢足球。
从我踢球开始,我就成为了门柱之间的那个守护者。那时候,踢球,条件真的是艰苦。我家连个足球都不舍得买,随便拿个皮球就当足球踢了。由于条件艰苦,连踢足球的鞋都买便宜货,我记得初中时,我的足球鞋上都有补丁了。
更糟糕的是那时根本没有什么正经的踢球场地,只要有块比较大的地方就可以,什么沙土地,泥地,柏油路面,水泥方砖地,水泥地,只要能走路,只要是平的就可以。没有球门不要紧,只要有砖头就可以,随便找几块砖头一摆就是球门,就可以踢了。
估计,很多80后的大连人都经历过这样的踢球环境,尽管很简陋,但是,那些踢球的小伙伴可以说都玩得“不亦乐乎”,可能目前中超现役的大连籍球员儿时或许也经历过这种时光。
所以,我现在看到网上有关于踢足球需要建很多球场的说法我确实忍不住来气。踢个球还需要正规场地么?那是真心喜欢足球么?看看大连人儿时都在什么地方踢球?我们那时在乎过条件艰苦么?
镜头二:
犹记得我高中时的那场比赛,虽然,这场比赛是我们班某位喜欢踢足球的同学私下里联系的,但是,班级里足球水平较高的同学也基本都出现在了那场比赛。我们班的一些女生也过去为本班级男生加油。这场比赛最终我们班以2:1取胜,本人做出了几次关键性的扑救,助本班级取得胜利。
镜头三:
除了喜欢踢球,大连人也喜欢侃球,有时,街头巷尾间,经常会听到某位大爷点评某场足球,活像一位专家;当你在大连,坐上出租车,与司机攀谈起足球话题,那么司机很可能会和你聊个没完没了,甚至都有可能忘记了目的地;当你在大连,遇到一位美女,看似柔弱,但是,假如你和他攀谈起足球的话题,她也可能把她喜欢的球星做个点评,也可能会告诉你她去球场看球的故事。
面对喜欢侃球的大连人,大连本地的媒体毫不示弱。当年的《足球》报在大连也是风靡一时。而其它的综合性的报纸也会报道有关足球的消息。《大连晚报》经常会报道大连业余足球联赛的战报。
镜头四:
业余足球,可以说大连在全国是领先的。大连有很多业余的足球队,球队与球队间经常会有“约战”。这种“约战”可不仅仅限于大连市内,大连的其它各县市区,这种业余球队的“约战”次数也很多。当然了,由于球队过多,所以,网络上经常会有大连某个业余球队招收队员的帖子。而像大连其它县市区,如旅顺,金州区,瓦房店,庄河也有不少业余球队,这些业余球队对丰富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让大连的群众足球运动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虽然近几年大连的俱乐部队战绩不佳,不过,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大连业余足球的发展,大连的业余联赛依然搞得风生水起,老百姓对足球的热情不减。
镜头五:
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开发迅猛,越来越多踢球的场地越来越少,不过,在大连,这块市区面积寸土寸金的城市,其足球场的数量在全国依然是领先的。大连市内有很多足球场,如钻石湾建设球场,红旗足球公园球场,第五郡足球场,奥林匹克广场足球场,张前路足球场,白云雁水五人制足球场,西南路熟食品交易中心附近的足球场,青云街五人制足球场,新水泥路足球场,华润二十四城足球场等等。除此之外,大连人还把某些废弃的厂房也改造成了室内足球场,这其中,老甘井子天下粮仓附近室内五人制足球场,以及老甘井子铁路桥附近的室内足球场便是典型。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每到周末,大连很多业余球队就会到球场上“约战”,如果没预订好的话那很可能就没地方踢了,要么去学校操场踢,要么自己想办法。
镜头六:
这张照片是我们公司部门间足球比赛的合影。那时,我已经29了。由于场地有限,所以,我们采取的是五人制比赛,照片中那位身着花花绿绿衣服的人便是我。说实在的,裁判看我戴眼镜上场也挺担心的,怕出点儿什么意外,不过,对我本人来说,不戴真是不行,毕竟我是700多度的近视眼。或许,真是对足球的这份热爱才会让我不在乎眼近视,依然上场比赛。好在我现在已经配了比较适合运动的近视镜了,以后踢球就不需要那么担惊受怕的了。
镜头八:
大连都知道大连有冬季,而且,冬季较冷,不太适合户外活动。不过,本人在冬季却有多次踢球的经历,其中还有两次在室外。其中有一次室外踢球的经历我记得比较清楚。
那时应该是1月份,当时,我和我们球队的队员在奥林匹克广场的场地上踢球。由于天冷,上场踢球的人基本上都是穿着羽绒服在踢。我是门将,出于做动作的考虑,我不敢穿羽绒服去踢,不过,我里面也穿了很厚的衣服。当时,球场外还有雪没有完全融化。踢球前,所有队员需要围场地跑,去热身,否则施展不开腿脚。比赛开始后,场上的队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跑动,开始觉得热乎了。当然了,作为守门员的我可就苦些了,本身穿得就少,加上很少像其它队员一样进行有效跑动,所以,当时,我感觉很冷。做动作都比夏天时慢了不少。踢完比赛后,我马上跑到奥林匹克广场地下,享受暖风。
看了这些关于大连的足球故事,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感想么?试问全国有哪个城市有大连这样的足球氛围?所以,大连出了很多优秀足球运动员是很正常的事,我们大连人感到很正常。如果再扯些没用的,那就是一句话:球场上见!
这个根本不需要怀疑!以下是度娘告之的:
(1)老一代足球运动员,王寿先、孙福成、陈家亮、戚务生、林乐丰、迟尚斌、李富胜、庄连胜、柳忠长、刘志才;
(2)中生代足球运动员,李华筠、马林、朱波、贾秀全、赵发庆、傅玉斌、徐弘、张恩华、魏意民、孙贤禄、孙继海、王涛、李明、张耀坤、王鹏、阎嵩、隋东亮、季铭义;
(3)年轻一代足球运动员,董方卓、王大雷、冯潇霆、杨旭、于汉超、赵旭日、戴琳、周海滨、周挺、李学鹏、赵明剑、孙世林、毕津浩、刘殿座、闫相闯、金洋洋、晋鹏翔。
无论是中国足球最强时期80-90年代,还是打入2002年世界杯的中国队,直到现在,都是辽宁(以大连为主)的球员支持半支国家队。大连是中国第一足球城,这是毫无争议的。
在1994年之前,中国足球还没有将小日本放在眼内,随着甲A足球职业联赛开始,足球慢慢走向滑坡。日韩世界杯之后,慢慢没落到亚洲二流到三流。
以前北有大连,南有广东,构建成国家队的主要部分,还有上海山东和北京等球员的支撑。当时的中国队起码到说是亚洲一流末或准一流。后来随着广东球员的彻底“没落”和辽宁足球的“散落”,中国足球沦落为亚洲谁见谁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连足球运动员资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连足球运动员资料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超宝贝大尺度写...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4欧冠假球...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非混血球员的问...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皇马vs巴萨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世界联赛排名的问...